首页 正文

马研部两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政学科成立30周年优秀成果三等奖

  • 作者: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时间:2014-09-25 09:26
  • 点击数:



近日,教育部思政司正式转发《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关于公示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周年优秀著作、论文和研究报告评选结果的通知》,杜俊华副教授的专著《红岩精神与其他中国革命精神比较研究(1900-1949)》获著作类三等奖;魏强博士的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评析》获论文类三等奖。

2014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在教育部思政司的指导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优秀成果”的评选,评选标准中明确提出“作品选题应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大的学术创新贡献,是作者本人长期积淀形成的代表性、经典性学术精品力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里程碑意义,适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读篇目。”

全国高校高度重视,纷纷从19844月至201312月历经30年的众多作品中推荐最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参加评选。经过各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遴选推荐、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组织专家评审、教育部思政司的审核、公示等环节,仅评选出著作一等奖11部,二等奖18部,三等奖25部,优秀奖11部;论文仅评选出一等奖16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45篇,优秀奖14篇。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学工部在广泛动员、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推荐高水平成果参与评选,最终取得两项成果荣获三等奖的佳绩,获奖总数位居重庆市高校第二名。这是杜俊华副教授荣获“第一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和魏强博士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秀博士论文”后重庆大学再次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全国性学术奖项,说明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校领导、学院(马研部)领导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在全国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