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深刻领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深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7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西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和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全国“‘四个自信’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6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中共绵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明,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朝先,人民日报理论部、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我院吕进副教授、魏强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

在开幕式上,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朝先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与会领导、专家和兄弟单位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为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智慧。同时,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在学术研讨中多进行思想碰撞、多产生真知灼见,要求学校与会师生虚心学习、加强交流,共同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研究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经验,围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主题,强调了本次学术论坛召开的重要现实意义。他指出,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更需要深度透视21世纪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大势,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四个自信”,推动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中共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同志,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评奖办公室主任黄兵同志分别发表讲话,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各级部门牢牢把握发展主题,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共同推动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为发展和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郭建宁,空军航空大学副政委周成,分别作题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六大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的自信”的主旨报告。三位专家的报告主题鲜明、视野宏大、论见精到,内容既紧贴时代需求、又回应了现实关照。大会主旨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冯颜利主持。当天下午,与会学者还分为三个小组围绕会议主题展开分组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文化新样态等特征,社会实践也具有丰富性、整体性、复杂性,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创新发展要求,现实比以往更需要用创新理论破解发展难题,更需要用整体思维分析和对待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我们始终要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我院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类学术会议,能够深化同行学术交流、开拓学术视野,对于提升学院知名度,促进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