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重庆大学“红岩映羌魂”实践团深入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密码,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时代发展,在基层的沃土汲取奋进力量,在现代化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实践团抵达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
上午,实践团首站抵达石椅村村民委员会,与石椅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艳展开深入交流访谈。访谈重点围绕石椅村在党建引领下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与创新路径。交流中,陈艳副书记结合当地实际,以羌族特色农产品开发、文化传承与推广等鲜活案例,生动讲述了村党组织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的奋斗历程。团队成员由此总结出石椅村“织密组织链、激活产业链、发展文化链”的“三链融合”机制驱动石椅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此次访谈为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是如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实践团与石椅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艳进行交流

实践团结束访谈后与石椅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艳合影留念
下午,实践团深入石椅村产业振兴最前沿,实地走访当地的“党员示范民宿”,并与羌年省级非遗传承人母广元展开了亲切交流。
母广元向实践团细致讲述了羌族文化的深厚意蕴,从古老的羌寨传说到代代相传的民俗传统,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他特别介绍了羌族文化在民宿特色服务中的创新转化,鸣礼炮、献羌红、跳沙朗等活动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羌族文化的鲜活脉搏。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让民宿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更成为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在与民宿负责人的深入交谈中,成员们对民宿的运营模式与特色服务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切身感受到了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此外,实践团还就“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问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切实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实践团成员与羌年省级非遗传承人母广元亲切交谈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
晚上,实践团前往巴拿恰广场与南京大学实践团、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团开展了理论联学联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岩宣讲团讲师陆惜结合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红岩精神与羌绣图谱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紧密相连,用接地气的语言向大家阐释了红岩精神是如何跨域时空与羌族刺绣产生精神共鸣的。宣讲结束后,陆惜号召大家将红岩精神刻进灵魂,把羌族刺绣融入生活,在新的赶考路上,共同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红岩宣讲团讲师陆惜进行“革命精神与民族图腾的家国共鸣”主题宣讲

实践团成员与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实践团成员合影
此次实地走访是重庆大学“红岩映羌魂”实践团将青春足迹深深印在北川大地上的难忘篇章。通过深入产业一线、对话党员先锋,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悟到了基层党组织“红心铸魂”的强大力量与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无限活力。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用耳朵倾听基层最真实的心声,积极展现新时代重大学子砥砺担当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