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在学院教研室502B组织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 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学习。活动由支部书记杨泽文老师主持。
杨泽文老师首先组织支部党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文件精神,之后组织支部党员围绕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并建议各位党员结合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实际特别是如何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贯穿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了重点研讨。
胡悟副教授在谈到五四精神说:100年前的那一天,一群热血激昂的少年,发出了压抑许久的怒吼,唤醒了浑浑噩噩的同胞。他们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前途,而是把国家兴亡看作自己当仁不让的使命,五四运动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就如同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今天的中国,与当年救亡图存的时局有所不同,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需要这种自觉把个人命运与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魏强副教授认为,五四精神折射出的是先进中国人为着国家民族命运竭力“鼓”与“呼”,没有这种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中华民族不可能从破败走向兴盛,不可能摆脱任人蹂躏的悲惨境遇。今天,我们继承弘扬五四精神,虽然所处时代境遇完全不同于百年前中华民族所处的时代境遇,但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仍然是吾辈之念,振兴中华仍然是吾辈之责。
杨林副教授认为,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影响深远。五四不仅仅是一场运动,更是一个时代,是一种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思政课应在课堂上向学生贯彻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
肖云教授在谈到如何把五四精神贯穿到教学内容时,她说: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深切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激昂的爱国情怀,并明确提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为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前进和奋斗的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将讲话精神切实贯彻和落实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重温一百年前的历史,不仅对当代青年,而且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种鞭策。首先,我们应该充分领悟习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和伟大作用,深刻领悟到这次讲话既是对五四青年运动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伟大事件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投身这一伟大爱国运动先驱们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寄语。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日后学习、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必须将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把五四精神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紧紧抓住同祖国、同时代、同人民一起奋斗的机会,扎根实际,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再次,更为关键的是,将讲话精神和一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寄语归纳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六点要求,这些要求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际教学中,结合“新时代”、“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共同理想”、“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理想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个人品德”等教学内容,教育青年大学生应该把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和谆谆教诲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引导当代青年继续传承弘扬五四精神,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把爱国、进步、成才、报国作为人生理想与奋斗的硬坐标,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王小凤博士认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习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寄语青年:第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第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第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第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第五,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第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传承五四精神,以关心青年、培养青年、引领青年为己任,努力做到不辜负祖国、不辜负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同时,她还谈到,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个体现在精准扶贫方面就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也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坚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廖嵘副教授在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时,她说,总书记深入分析了全国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着重强调了“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把握的着力重点,并对做好今明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多年来,“两不愁三保障”被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反复提及,可见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国家在脱贫攻坚中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尤其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各种惠民项目和资金越来越多。如何精准把握,具体落实,真正将“两不愁三保障”相关政策兑现到位,确保相关项目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切切实实的将每一分钱用到贫困户身上,才是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这才是对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讲话精神最好的领悟和践行。